扭住一棵樹 致富一方人
——記康樂鎮鐵佛村致富帶頭人馬后明
全媒體記者 劉念
一個人,因為一棵樹,立志致富一方百姓。
一個目標,因為創新管理,書寫出碩果累累的脫貧致富故事……
用心用情用力書寫故事的主人公叫馬后明。他1962年3月出生,中共黨員,退伍軍人,奉節縣鐵佛臍橙種植股份合作社理事長。自2010年以來,馬后明先后被中共奉節縣委、奉節縣人民政府授予“2010年度農村經濟發展帶頭人”,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全國“10大優質農產品品牌帶頭人”,被重慶市委組織部、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授予“重慶市杰出人才突出貢獻獎”及重慶市30名“農村實用人才”之一的榮譽。同時,他還是奉節縣第16屆人大代表,奉節縣第十四次黨代表,在前不久,又被評為奉節縣第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。
馬后明自2009年1月擔任奉節縣鐵佛臍橙種植股份合作社理事長以來,帶領合作社560戶社員,共2245人致富,建成了標準化晚熟臍橙基地3000畝,打造了1000畝國家農業部標準化柑桔示范園。合作社有奉節縣鐵佛晚熟臍橙加工運銷中心及冷藏保鮮庫一座,實現臍橙生產、加工包裝、冷藏、銷售運輸一條龍,降低了社員的生產成本,提高了產品的內在品質,增強了市場核心競爭力,為促進社員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。到2018年底,所在社60戶貧困戶245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目標。
放棄自己的事業 回到家鄉二次創業
2005年,馬后明的家鄉開始普遍種植奉節晚熟臍橙,許多村民以為像其他鄉鎮栽種臍橙的村民一樣,馬上就能實現增收致富,卻不料栽種的臍橙一連幾年都只開花不結果,這可急壞了果農們,失去信心后甚至說要把臍橙樹砍掉重新種上糧食。
原本在外地打拼生意、人脈廣泛、事業有成的馬后明,一直期望能夠為家鄉做一點事情。宿愿與機緣相遇,馬后明作出了最終選擇,放棄原本的事業,2009年回到家鄉康樂鎮鐵佛村,注資1200萬元成立臍橙種植合作社,自己開始試種起來。
在生意場上打拼多年的馬后明,深知專業人做專業事的道理。他邀請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技術人員,對果園進行“問診把脈”,開出專業管理“配方”,按照種植規?;?,管理科學化,營銷多樣化的模式,種植的晚熟臍橙價格一年更比一年好,一個寄托希望、承載夢想的致富果園邁開了步伐。
嚴格標準化管理 不斷提高果品質量
在摸索出一套種植技術流程后,馬后明制定了“投入品監管制度、生產檔案制度、產品檢測制度、基地準出制度、質量追溯制度”的產供銷全程質量監管體系,實施了“十個一”工程,即“技術規程一本書、生產檔案一套帳、園區通暢一條路、肥水保果一口池、果實增甜一包肥、預冷預貯一間房、理化誘殺一張板、無疫栽植一個罐、以螨治螨一袋蟲、綠色防控一盞燈”的綠色種植方法,確保了產品質量。
隨著管理水平的提升,馬后明按照主業多品、一主多副的結構調整思路,在主業擁有95-1晚熟臍橙、奉園72-1中熟臍橙的基礎上,新引進了奉園91早熟臍橙和鮑威爾、班菲爾、切斯列特晚熟臍橙品種,形成了“2老帶4新”的主業結構。與此同時,合作社充分利用畜牧業與果樹業共生性強的特點,新建年出欄生豬1000頭的養殖場一個,完善了生豬糞便無害化處理和利用工程,形成了“豬—沼—果”的循環農業模式。
標準化的生產管理,產品不僅外觀形象好,而且口感風味佳。“2020年我們的禮品果均價10.00元/公斤,超市果均價8.00元/公斤,2020年銷售臍橙4800噸,銷售收入3180萬元,利潤208萬元,戶均增收6800元。”馬后明開心地說。
拓寬市場渠道 帶領鄉親脫貧致富
為了使鄉親們收獲更大的利益,馬后明將合作社改良成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管理模式。鼓勵鄉親土地入股,由合作社統一進行管理。果子成熟后由合作社統一進行收購、銷售,避免了無序競爭和爛果現象的發生,保護了果農和客商利益,同時形成了“二次返利”機制。“過去,我們的農產品苦于賣不出去,自從加入了農民合作社,我們就不愁了。社里收購我們的臍橙每斤2.8元,返利分紅每斤0.2元,7畝地的‘二次返利’讓我多收入6000多元。”社員費德貴高興地說。
“現在鄉親們都干勁十足,完全不用我們去宣傳,就能自發地把果園打理得很好。”馬后明驕傲地說道,在帶領合作社成員增收致富的同時,還帶動了1513戶村民種植臍橙3000畝以上,年產量近4000噸,戶均可增加純收入1500元左右。
如今,合作社在重慶、成都、西安、廣州設立了奉節臍橙直銷點,成功實現了與家樂福、沃爾瑪等商業連鎖企業的“農超對接”。依靠現代網絡優勢,在淘寶網開辟了自己的銷售平臺,拓寬了銷售渠道。形成了“禮品果+超市果+網絡果+散果”的市場營銷體系,構建了橫貫南北、豎連東西的銷售網絡。
期間,馬后明對貧困社員按照“四優先一保證”的工作舉措:即優先提供技術服務、優先供應農用生產資料、優先安排技能培訓、優先安排合作社內部就業崗位,保證銷售貧困成員的全部應銷產品,為60個貧困成員提供共性和個性化技術服務375場次,供應農用生產資料188噸,安排技能培訓46人次,年均安排3-5個月內部就業崗位69個,累計銷售貧困成員應銷產品425噸,銷售額達318.75萬元,年戶均銷售額達1.77萬元。加上貧困成員政策性補助收入、勞務收入等,貧困成員年人均純收入達4356元—7210元之間。到2018年底,60個貧困戶245個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目標,占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100%。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馬后明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。作為退伍軍人,永葆軍人本色,不畏艱難,敢闖敢干。馬后明表示,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,將帶領合作社成員深入貫徹落實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全力推動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,高度重視奉節臍橙品牌打造,以提質增效引領高品質發展,大力培育經營主體,著力打造“標準農業、品質農業、品牌農業、智慧農業”,讓臍橙產業在鄉村振興中轉型升級,推動臍橙產業生態化、生態產業化發展,通過“一帶一路”進一步推動臍橙國際貿易,共商臍橙產業供給側改革、市場對接和品牌營銷,打造好奉節鐵佛晚熟臍橙靚麗名片。
編輯:謝模燕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