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椿芽溢鄉情
彭思佳/文
三月天,布谷鳥一叫,椿樹的枝頭就開始萌芽。春風一吹,那些屈曲撓彎的椿芽就從紫褐色的絨層里爭先恐后的鉆出來,舒展嫩葉,在暖暖的陽光下泛著油光,遠遠望去,滿樹攢動著生機。
香椿最好采摘于谷雨節氣前,每年農歷三月三,正是香椿芽第一波上市的大好季節。單單看見它那嫣紅的葉、肥嫩油亮的梗,便清香誘人。我喜歡一邊輕輕采摘,一邊隨手把嫩芽放入口中慢慢咀嚼,唇齒清香,津液肆意,若做成菜肴后,更是“一箸入口,三春難忘。”了。
二爺家種了一園子香椿樹,每逢這個季節總會早早地摘了,給各家鄰居送點兒。其實,村子里家家都種香椿樹。香椿樹好生長,不需要多好的看護和照養,貧瘠的地方,不挑不揀,都能頑強地生長。根生,或者風刮落下來的種子,一入土,只要有陽光,有風,它們的幼苗就會從土里鉆出來,在春天里最早地攢出嫩芽,就像莊稼人一樣。暖陽下,二爺彎著腰,邊收拾著他的園子,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聊著家常。這片園子原本是他開的荒地,人勤地不懶,他在這片荒地里種有杏樹、桃樹、李子樹、蘋果樹,把這里變成了花果山,春天來了有花,秋天來了有果,當然還有城里人喜歡吃的香椿芽。
“第一茬香椿芽會賣給大酒店,四十元一斤呢!”他黑紅的臉膛開心地綻成一朵菊花,像個老頑童。“要是有人偷摘你的香椿怎么辦?”“都是鄉里鄉親的,誰來摘一把吃就吃了。春日的陽光好,幾天后又是一茬,反正樹上自己長的,沒有成本,只要別弄折了樹枝就成。”他揚起胳膊擦擦汗,憨厚地笑著。
母親最喜歡做“香椿炒雞蛋”,嫩嫩的香椿芽,切成碎段,攪入蛋液里用油煎,雞蛋金黃,椿芽翠綠,嘗一口滿口盈香,翠綠的香椿段兒伴金黃的雞蛋,要多養眼有多養眼。單是看著就很美,再輕輕嚼一口,脆生生的香椿更是讓那股清香在嘴里蔓延,感覺就像把靈動的春天含在嘴里那般美好。
還可以把香椿芽洗凈,掛糊,然后丟入油鍋里炸成金黃,且美其名曰“香椿魚“。狀如魚,入口酥脆,鮮香得不得了。香椿芽要是不及時采摘,會變老。二爺常常摘了擇洗干凈,控干水,用鹽淹了,拌粥、配饅頭,雖然賣相不好,卻胃口大開。整個春天,我的嘴邊都洋溢著家鄉香椿芽的清香味道。
編輯:謝模燕
網友評論